普通护岸采用石、砖或混凝土刚性护岸,对防止水土流失、保持堤防强度和防洪有较强的防护作用,但体积大、造价高,堤防与周围生态环境的结合不够,亲水性不适合小空间施工和局部坝坡防护。
在这种护岸之后,生态护岸得到了发展。为了兼顾防洪和亲水性,堤防结构通常比较复杂,造价较高,而且往往含有大量不能自然降解的化学产品,但容易破坏周围环境。
生态护坡杉木桩在护坡中也能很好地与周围环境相结合,结构简单,造价低。技术方案为生态护坡桩,在岸坡上置换一捆植物材料,沿若干紧密耦合的固定梁布置护坡桩和坡脚线,并通过植物材料钉在岸坡桩上。
护岸桩可采用松木防腐处理,固定桩可采用松木防腐处理或混凝土桩。靠近桩顶的凹槽基本等于植物材料加工梁的高度,凹槽设置在靠近固定桩的侧面。水平上下边界堆叠形成围栏,围栏捆绑固定在相邻的固定桩上。
杉木桩冲孔桩基础:采用正、负水交替冲孔。根据泥面标高控制沉孔深度,控制水头部水流,确保沉孔深度与桩端设计标高一致,避免沉孔深度过深。
沉桩、稳桩、固桩:由两名作业人员将桩吊沉至设计高度。为减少桩后土体和充液管袋对杉木桩水平力的影响,保证护岸结构施工后桩身在水平力作用下不前倾,建议按10:1的角度打桩,前后桩应置于桩前缘后15cm处,前后桩用倒钉固定。用于定位和支护的桩架应保证沉桩后的淤泥土达到基本固结(不少于6小时),桩身可不浮、不摇地拆除。尽量延长通道侧的支撑时间。保证桩深垂直度,连接严密。桩深下端应控制一定的空隙,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塌方。在桩顶以下10-20cm处水平钉一排木桩,并在外口设置斜撑。